2016八月底左右到貨的有Full Box,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翻的,我就叫它全箱式. 就字義上,就是把整個後斗蓋起來. (不過所有的蓋子不都是全部一樣?
路上看到一些全箱式,經過烤漆後,看起來都很漂亮. 所以又想把我的G3換成Fullbox.
2016八月底左右到貨的有Full Box,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翻的,我就叫它全箱式. 就字義上,就是把整個後斗蓋起來. (不過所有的蓋子不都是全部一樣?
路上看到一些全箱式,經過烤漆後,看起來都很漂亮. 所以又想把我的G3換成Fullbox.
捲簾是最常見的貨卡改裝品. 泰國Carryboy又是最常見的. 我個人是覺得原廠的防滾籠相當搶眼,所以除非不得已,應該挑選不用拆防滾籠的形式. 因為要拆防滾籠的形式其實比防滾籠還便宜,拆了防滾籠,防滾籠也賣不掉
Carryboy的捲簾有三種,拆防滾籠的,不拆防滾籠的,加裝鋁質防滾籠的
貨卡的後斗門很重,原廠出廠時通常不考慮使用問題, 如果在沒加裝氣壓桿的情形下,一開後斗門就要扶著,直到放到水平位置為止. 否則也許會撞到什麼東西,如果小孩在底下一撞,可能頭破血流. 所以很多人都會裝一個氣壓桿. 氣壓桿如果在淘寶上直接買,或在台灣市場上買,一支可以只要四五百元.
這次網頁上看到這個東西 Slingup,因為扭力可以調整,並且適用所有車輛,不用鑽洞,可以不需要氣壓桿,兼具省力關門功能,感覺不錯
最多人裝的可能是捲簾,但捲簾的構造先天就需要比較複雜的零件,並且比較可能會漏點水. 有些人也不喜歡捲簾本身只有黑與銀色可以選,所以GRX就是最適合的了
GRX本身可以利用原廠的防滾籠,出廠時是毛坯,需要烤漆
本來以為電動的,那一定很貴. 因為我需要空間大, 所以自己用的是G3高蓋. 因為G3高蓋有雨刷,後除霧線,兩側柱形剎車燈,第三剎車燈,後門遙控器,雨刷噴水,所以才是最貴的.
GMX是電動後蓋的型號,主要是利用油壓桿開關後蓋,所以構造其實也是很簡單.
泰國Carryboy(有人翻成凱瑞男孩)是台灣最普遍的貨卡改裝品的品牌. 在網站上有很多資訊跟實際的幾乎100%相同. 所以從網站上可以查到所有的資訊. 我只是稍做整理及說明.
這篇是介紹Fullbox 刑式,是屬於後平蓋類的,雖然有稍高於後斗,但只有幾公分,這類的平蓋出廠時為毛坯,所以需要再烤漆.
Carryboy的產品對於Ford Ranger車主有以下的選擇
CFTD-G3高蓋,本身有兩側柱型的夜光及煞車燈, 中央的第三剎車燈, 雨刷,雨刷噴水,後窗除霧線,後窗開關遙控器.
早上六點多剛從歐洲回來,趁著仍是休假日,通知貨運公司今天早上十一點左右到貨
所以早上馬上回家,把行李一放就出門到卸貨地點,總共有六個木條箱,其中五個 每個裝一個G3高蓋,都是Ford Ranger用的
台灣的美式貨卡數量應該不多,而且因為價格較貴,主要用於休閒娛樂. 都市內的停車格有時過小,有些停車場高度小於180,所以有些人就不敢買貨卡.
但這種車在東南亞到處都是,美國的貨卡更大.
2016年2月交了車後,因為加入了浪九本舖(Taiwan Ford Ranger Club),所以好奇的想參加看看這個活動. 以前參加了幾個重機的會,總是覺得進了裡面就開始有一些糾紛,慢慢地覺得不如還是自己玩,自由自在.
而且重機的聚會比較簡單,也就是騎騎車,找個地方吃吃飯聊聊天,或是開著車環島.
在使用了將近20年的導航以後,很難想像沒有導航的日子. 2016的Ford Ranger有一個不算大的銀幕,因為納智捷的更大.
原廠的主目錄有四大功能區, 可以說除了右下角的溫度及風量外,其他可以透過旋鈕開關就可以了.
2016年2月農曆年前買了Ford Ranger, 主要的目的是載露營用具,或自行車. 或是未來裝上Four Wheel的Truck Camper. 所以目前無蓋的情形下,只能載載自行車.
在參考了網路上的一些分享,本來要參加團購. 看了捲簾高蓋的照片後,我應該比較需要高蓋,Carryboy 的G3比較好看. 並且比較過網路上的一些有牌沒牌,還是G3最齊了. 所以其他廠牌型號,三萬要賣我,我都嫌貴!
這一個多月來有時開開納智捷U7,有時開Ford Ranger 2016. 可以明顯比較出其中的不同,及其優缺點,所以寫下比較:
納智捷U7是2014年的車,現在大概35000公里, Ford Ranger 大約是1650公里的新車期. 再過幾個月可以更清楚比較其中的不同.
www.facebook.com/4x4Group/
擺脫了傳統開轎車或休旅車的框框,買了一輛小號美式貨卡. 幾年來在東南亞常常看到的,台灣卻不怎麼普遍. 除了車比較大,再來就是第二排座椅不能坐人,行照上為兩人座,所以家庭出遊比較不方便.